30-40(14/28)
瓜、红曲儿染色,一碗百味馄饨,五颜六色的,看上去霎是好看。冬至贺冬,还需“履长”和“隆师”。
“履长”是指向长辈献履献袜。于是段大娘这日收到了几个小辈送来的袜子和鞋,阿盘手巧,做的冬鞋扎实又暖和,蒲桃则在袜子上绣了几朵小桃花,段知微不会女红,在东市买了双丝织鞋。
段大娘乐得嘴都合不拢,倒是埋怨段知微一顿:“何必破防给老婆子买这么贵的鞋。”
段知微:“”也不知道前些日子在自己耳边明里暗里反复提及东市某家鞋肆的人是谁。
“隆师”则是尊师拜师的意思,甄回前几日就把孔子像在后厅摆将起来,由于其他书生大都住在驿站旅店,不好参拜,这些书生吃完一碗百味饺子,自觉绕到后厅拜孔子去了。
所以说,冬至一群书生在段家食肆里点碗馄饨等着排队拜孔子,都成了宣阳坊一景儿了,坊正特特来把段知微表扬了一顿。
段知微毕竟是现代思想的女孩子,也上了那么多年学,于是晚上趁四下无人,也赶着来拜了拜孔圣人。
“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为着这个谚语,蒲桃决定一整晚不睡觉守冬,除了段大娘年迈,其他几个人都陪着她一起守了,围着暖炉说说话,喝喝红枣茶,看看话本子,嗑嗑瓜子也很好。
到了将近子时,蒲桃大大打了个哈欠,特意开了门板,要出门吹吹寒风清醒清醒。结果出去不到一会儿又逃窜似的逃了回来。
段知微觉得好笑:“外面是有老虎追你吗?”一边给她续上一碗红枣茶。
结果蒲桃一脸惊恐道:“那日来我们食肆寻人的那个美人娘子,跟一书生在外头走过,前面还跟着一打着双头牡丹灯笼的丫鬟。”
段知微吓得瞌睡全醒了,立刻跳出来去门口抬眼一看,云阴月黑,人已经走远,只有一盏微弱的豆火在寒夜与冬风里飘荡,她赶紧喊起来阿盘,两个人合力把门板又重新装上。
第二日一早,几个人都有些无精打采,食肆关了半日门,都回房间睡一通觉恢复了精神。
晌午过后,袁慎己和重阳见到的王潜一道来了食肆。
段知微上了两碗百味馄饨,把昨夜之事跟他们一讲。
岂料袁慎己严肃道:“穆生死了。”
“啊?”
前日袁慎己将此事报给了钦天监,第二日领着钦天监去寻穆生不见,于是又到了丽娘的柩前,发现柩的空隙里夹着穆生的衣裾,打开灵柩一看,穆生已经死去多时。
段知微啧啧两声,只觉这对鸳鸯苦命,再一想,那穆生还跑道观找道长要避祸朱符,没准也颇是个见色起义之辈。
她觉得无趣,袁慎己也默默饮茶,只王潜兴奋难耐,一连叠声让段知微取笔墨来。
段知微拿给他,这人伏在食案上就开始洋洋洒洒开始写。
袁慎己颇为无奈对段知微说:“只怕是王君又得了写变文的灵感。”
王潜头也不抬,只奋笔急书道:“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牡丹灯记》”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瑞雪与火锅雪女:企图以……
冬至过后,长安进入了一年里最冷的时段,“数九”开始。
都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话是一点儿都不假,段知微除了日常经营外,又多了个苦差事,那就是扫雪。
往往清晨,天色还未大亮的时候,她和阿盘、甄回三个人就要把堆积在食肆门口的雪扫干净,再铺上一层厚厚的干草,供食客踩踏而不会滑倒。
段知微还想过用盐来化雪,只不过盐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