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42)
如今的自己。晌午,袁武还未归。
山寺离府署纵远,一个来回也够赶上午饭了。这时候他却还不见踪影,秾李便问了一嘴,教人去催。
约摸大半个时辰,派去催促的小厮却慌慌张张回来,报说:“袁武那厮捐了香油钱,上午便离了寺。咱们遍寻不着,却听几个和尚道,他们见了一伙闲汉,打一破落的老道,那老道直叫嚷着个人,说什么‘是个北蛮的小子’,那伙人便汹汹地去了,想是找寻袁武呢!”
“什么老道、闲汉,详细说来。”秾李皱眉。
那几人便说了打听来的原委。
事有凑巧,原来今日那山寺前,设了赈济的粥棚、棉衣,施舍穷苦。这本就是宁德军的差事,放给女眷们去做。这一回正是舟横先生王渡的家眷——李定娘主持施粥。
这本没什么,穷苦人家,每日早晚两次领粥、经冬一副棉衣棉鞋,便足以熬到来年开春;女眷们到此,也不真为添个人手,不过略做主持,好教饥民晓得宁德军仁义。
只是饥民一多,什么人都有。那里头便有个破衣褴褛的老道,穷厄至极了,还不忘贫嘴,领了粥米,裹了棉衣,一见那李定娘,却“噫”了一声,直叫道:“此娘子好特殊的命格!怎奈是半生着榴裙,半生着胡袄!”
“半生着榴裙,半生着胡袄?”秾李有些意外,把这话念了一遍,又气恼起来,“袁武那没皮没脸的,何时起得这样糟烂心思?必是他使了好处,教老道饶舌。李娘子有主的妇人,他怎好在人前攀扯!”
“可不是!”小厮道:“那老道回头就被人一顿狠揍,打得鬼哭狼嚎,哪里有什么神通,供出来是个深眼目的少年教他说的两句。好在是山寺前,有和尚拦着,否则就教打死了去!”
秾李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头疼。袁武到此时不见人影,怕是中途教人截了胡。
若只如那老道一般,讨一顿打,打便打了;可那王渡是什么人?先前他眼里能揉得沙子,不过因着鬼面人势大,他撼不动罢了;如今一个小小的袁武,他哪里放在眼里?
只这么一层非分之想,就足以教王渡打死了他,吴览还不能明面上翻脸。
“拿裘衣来。”想到此处,秾李便坐不住了。
女使乖觉,晓得她要出门,隔间取了熏得暖香的一件貉子绒裘衣,又灌了热热的汤婆,一齐为秾李备了,跟着她便要出门。
晌午不过未时,秾李一只脚才出门槛,忽顿了顿,回头向女使道:“昨日嘱咐你的果子五味粥,可煮好了?”
“且炖着呢。”女使道,“娘子不是说申正才要么?”
“那中午吃的澄沙团子呢?还有剩么?”
“独剩了一个,娘子想要吃么?”
秾李摆摆手,沉吟片刻,“算了,前些日新得的胡桃,我记得家里存了不少。你去盛一食盒来,记着,挑皮相好的。食盒也要精细簇新的。”
女使应了自去,不多会,果然提着食盒回来,黄花梨上墨漆描金,花鸟盎然,十分的锦绣气派。
秾李揭开盒盖,亲自查了一遍今年才出的胡桃,见个个大而饱绽,干果新香,点点头,“走吧。”
二人一前一后,上得马车,来到府署。
此处出入不止一二十回,女使轻车熟路,去向舟横先生当值处,却不想被秾李叫住,走了另一条僻静的后园路。
穿过园廊,幽幽寒梅香砌,残雪余墙角未消,渐渐地地分荒僻了起来。
江宁府的府署里若填满人,少不得一二千也塞得下,只是单铮不喜奢靡,除了值守的兵丁每日轮岗,府署各处,竟空置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