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3/49)
中。斜阳西坠,半在天、半在水,他却无端觉得金红刺眼。
他与她之间,仿佛无论如何,总隔着一个宗契,便是那人此时不在,她总也心心念念地挂在嘴边。
元羲静静听着,压下愈来愈烦堵的滋味,生怕一开口,又出些混账言语,惹恼了她。
就这么,煎熬的人渐渐成了他自己。
茜草也百无聊赖,坐在宗契院中一方石桌旁,与他的从人小乙嗑瓜子闲聊,已是近黄昏,也不知柳娘子回来了没,便不再等,今日且回了。
才站起身,忽听得外头旋风也似一番阵仗动静,仿佛各处的人被惊动,连院前一棵老槐树里鸦雀也刷啦啦惊散,激得人愈加不安。
有人踏着又沉又快的步履入内,渊渟岳峙,岿巍沉默,一眼见着说话的两人,目光于茜草身上多逗留了一瞬。
茜草本能觉出了一股压迫,心中一凛,行礼道:“高僧回了。”
对方点点头。尚残留的明光里,她眼尖地瞧见他灰布短衫的前胸后背处,有深浅不一的深褐污渍,不似泥点,倒像干涸的血溅上。
“你怎在此?”他向茜草道,走了几步,又停下步子问,“你家娘子还好?”
“都好!”茜草毕恭毕敬垂头回答,“她正与元郎君湖上泛舟呢。”
第74章 第74章镜花水月
说罢了,一时没见他有什么动静,话也没有,似乎他就这么顿住了。
仿佛一个错觉,转而,那步履再次动起来。他径入了屋中,什么也没说。
茜草松了口气,不知怎么,觉着今日的高僧有些沉默生冷,但还记得自己的差事,也没多想,匆匆便离了去。
茜草套了辆车,一路赶向城东,到了湖荡处,眯眼四望金光熠熠的湖面,于最后三两缕欲坠未坠的夕光里,寻到了熟悉的一叶扁舟,朝那处使劲儿挥了挥手。
应怜正与元羲舟中安坐,一眼见着,便知宗契那处有了消息,心一喜,急于打听他现下如何,便匆匆截住了有一搭没一搭的话头,急道:“快靠岸,我要回了!”
她神色急切,恨不得立时便飞向湖畔。元羲瞧见,登时便明白,泛舟于她不过是消遣,哪怕湖心上景致再美,也抵不上她心里存着事。
他于她,也不过是消遣。
他慢慢地起身,头一次尝到一种酸里发涩的滋味,很想与她说:你心不在焉,可曾想我也会因此耿耿于怀?
在应怜焦急催促的目光下,元羲抄起撑篙,一下一下地点着,几次望她,欲言又止。应怜此时却顾不上他,只全然望向岸上茜草,想从女使神色里瞧出一二眉目来。
小舟渐渐离了苇荡,湖水愈发清浅,湖上粼粼碎金的波光逐渐黯淡。夕阳隐没,又到了白鸥归巢、渔子回舟之时。
元羲望望天色,微皱了皱眉,想这话说来她不至发恼,便道:“这会黄昏,待你到了府署,灯火早上了。便是宗契师父回来,你也不好去寻他。虽说你们是义兄妹,到底要避些嫌。”
“我不过去瞧一瞧他是否安好,何至于落人口实?”应怜却否了他的话,仍是相催,“你再快些,就要到岸了。”
夕阳落在她莹白清婉的面上,将她眼底牵挂焦灼神色映得明明白白。
元羲一颗心愈发地沉,实在忍不住,脱口而出:“他到底不是兄长,就算真是你兄长,也没见你这般牵念应栖!”
应怜一怔。
“你究竟想说什么?”她回悟过来,脸难堪得发烧,一股怒气涌上来,半是为他的话,半是为心底那见不得人的念想,“你是想说我不该见他,以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