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7/39)
一个一个收,便到了宗契这里。宗契没掏钱,只拿眼瞧着应怜。
应怜却微微一笑,向船老大道:“不若就让他去念经,抵那三贯,如何?”
“这怎使得!”船老大唬了脸,仍是要收钱,“他自念他的经,跟我收修舵的钱有什么相干?”
应怜不慌不忙,道:“你们素日行舟,不是有许多般规矩么,怎么却不晓得一语成谶的规矩?出口的话,次数多了,便成谶语。谶语可不兴乱说。那舵么,今日言坏、明日言坏,待成了谶,哪日便真坏了。”
虽话说得晦气,船老大却不敢高声道她坏了规矩,一张脸转青转红,瞧瞧他,又瞧瞧宗契,勉强拉出一道笑纹,“生计艰难,我谢过小娘子了。那师父便去念经……行,我这就去取荐帖来!”
说罢,竟不纠缠钱财,捧了那好几十串钱,忙不迭地走开了。
宗契困惑不已,琢磨半晌也解不开他们打的什么哑谜,便问:“他怎么三言两语便走了?”
趁此时人声议论杂杂,应怜低声与他解释:“船家几个俱是一伙的,哪里坏了什么舵,不过以此为借口,多讹些钱罢了。”
宗契恍然大悟,一眼瞥见窗外,船果真不再打旋,“勉强”调了头,还向原先那岸渡而去。
一会儿,船老大将荐帖拿来,好好言语一番,再三叮嘱莫弄丢了帖儿,上王员外家门时,务必拿出与他家人瞧,则可多得个三五百钱。
待人走了,应怜捻了那荐帖,略略几眼,上下过了一番,又塞到宗契手上。
“你去么?”她问。
宗契瞧那帖儿写得文绉绉,三
两下打眼一扫,便也收进了行囊,“看吧。”
他也明白过味儿了,哪里是说富贵与他,不过是那人自个儿想得些牙钱罢了。
想了想,他又问应怜:“你想我去?”
“你若无碍的话,去也行……”她慢吞吞地言语。
不过应怜也瞧出八九分,这宗契师父耍拳脚棍棒是行家,念经恐怕差点儿。
只是她寻思,一路来吃用花销全凭着秦氏夫人所赠银钱,坐吃山空,到底心里不踏实,约摸生财之道,除了节流,还得开源。
正琢磨着,扭头却见宗契望着她,若有所思的模样。
“怎么了?”她不明所以。
他回神,眸中微有笑意,“我发现一事。”
“嗯?”
“你比从前俭省了。”
应怜觉着纳罕,又觉着好笑,“这怎么说?你又知我从前什么样儿?”
她剔透清莹的眸瞳瞧来,微微歪着脑袋,是当真不记得。
宗契却记得。去岁上元夜,她锦衣罗裙,领缘襟口镶着绒乎乎的白貉绒,大包小裹挽在女使手上,她自己只拢在绸缎的袖里,微露不露一点镂金错银的汤婆,从头至脚的非珠即玉,为着弯腰俯身,放在他碗里的一块碎银,却不慎鞋履踩着了月白罗裙的一角。
女使忙过去扶她,道:“当心踩脏了裙子。”
“无妨,”她直起身,丝毫无碍,抿嘴一笑,眸中灯火万千,皎色一点,“脏了就不要了,咱们回家。”
说罢而去,对宗契,浑然不索要报答,也不施舍目光。
当时只道是天上月,玉兔皎皎,照他、照花草、也照猫狗;如今这一轮月坠在人间,捧在手里,他却总觉得委屈了她,不自量力还想把她挂回天上去。
他回过神,受这轮月清光独照,私心里其实有些说不清的欢喜,“我就是知道。”
应怜蹙眉,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