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祁教员(1/2)
这一天天的,赵蒙生听到的都是问题,好像大家把问题往上面一交就万事大吉了,越是高级干部,越是爱惜自己的羽毛,越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政见,像祁同伟这样做到这个位置,还勇往直前的干部,属实少见了。赵蒙生看向祁同伟,希望祁同伟能给自己一些惊喜。
“你来说说,有什么方法吗?”
“老总,你是希望我以纪委干部的身份说,还是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来说。”
赵蒙生听了这句话,知道祁同伟是带着答案的,也许这名年轻的干部未来能给自己惊喜。
“那又有什么区别吗?”
祁同伟坐直了身体。
“如果以纪委干部的身份来谈的话,我会说严厉打击,对一些现象一刀切,强行恢复。
严肃处理一批干部,出台相关条例,严防死守,必须保障耕地红线。”
赵蒙生点上一根烟,丢下打火机。
“那普通党员会怎么说。”
“老总,一位普通党员会说。
咱们应该改变对这些产粮大省的地方主官考核方式。
现在大家是一刀切全部以经济为考核标准,为了GDP,下面的干部肯定不择手段。
这个矛盾在GDP决定官帽子的情况下,是无解的,咱们再怎么挥舞屠刀,还是有干部会顶风作案,利益。
各省各市的定位和情况差别巨大,一刀切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比如说江东省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格局,除了发展工业和对外贸易,几乎没有出路。
我在那边任职的时候,全区人均耕地只有一分半,全市更少,怎么种田都没多少粮食。
那边的老百姓也知道,八零年代他们为什么主动经商,就是因为种地没饭吃,一分半的耕地能出多少粮食,顶多一个人三四个月的口粮。
所以,在江东省大力发展工商业是正确的出路,因为真的没土地种田。
但连那时候的我建设全国首块经济适用房,没有地,强行圈了一块地,才百来亩吧,住建局就过来说我占用了全区十分之一的农田。
我没办法,只能找企业花钱开发了一个山丘,建了梯田还耕地面积。
而像中江省这样的产粮大省,平原大省,人均耕地面积是二十亩或者三十亩。
现在大家希望改成建设用地,提高收益,这是农民和地方政府共同的希望。
但是他们省份一旦占用,就不可能是几百亩,几千亩,必然是数十万亩起步的。
这个势头,必须要刹住。
连头都不能开,开了这个头,那些胆大包天的地方官员就敢把全县一半的土地都改成建设用地。
可是单纯用处罚的手段去监督,就会变成十个指头按跳蚤,按下了一头,跳起来另一个头,治标不治本。
强堵不如疏通,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建设都江堰的时候,就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
用疏导代替堵截,并不需要修建大坝,通过鱼嘴自然分水,飞沙堰自动泄洪。
这样的设计,才能屹立两千年之久。
一味地让我们纪委过去喊打喊杀,只能管一时,甚至两年都管不了。
改变各省干部的考核方式,势在必行。”
赵蒙生看着祁同伟,突然想逗逗他。
“要不这张椅子你来坐,滔滔不绝这么能说。”
这可吓坏了祁同伟,虽然他很想坐吧。
“老总,您别吓唬我了。”
“事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