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飘天小说网

飘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 第7章 朱仙镇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章 朱仙镇(1/3)

    朱仙镇在历史上也是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南宋绍兴十年,岳飞第四次北伐中原,于郾城、颖昌两地大败金军,杀的金军丢盔卸甲。之后岳家军携大胜之威进军朱仙镇,北地豪杰纷纷起兵响应,形势一片大好。 岳飞壮怀激烈、意气风发,眼看便要达成“还于旧都”的夙愿。偏在这时,高宗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京。十年心血,一朝丧尽,也不知当时岳飞心中是何想法。不过这些只能留给后人自己揣测了,因为回去之后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成为千古冤案。 到明清时期,朱仙镇靠着贾鲁河复兴漕运,作为开封唯一外港,就此兴盛起来。当时朱仙镇南来北往客商络绎不绝,成为天下有名的商业重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四大名镇。 虽说今年河南既有大旱,又闹蝗灾,却丝毫无损朱仙镇的繁华。如果不是街头巷尾遍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饥民,单是街道上往来人流如织的景象,怕还会让人误以为现在正是太平盛世。 刘老头在贾鲁河边经营茶棚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也见过不少,可今天坐在自己茶棚里的这几个人还是让他觉得好奇。尤其这伙人中有一人脑袋上留着寸许长参差不齐的短发,像是刚还俗的僧人,只是身上套着一件古怪的黑色衣服,看样子是从头上套进去的,长短只到腰间。紧挨这个和尚的是一个女娃儿,身上穿的衣服形制也是稀奇古怪,只是明显大了一圈儿。刘老头也算是见多识广,却认不出那衣服的材质。 这一行人自然是余诚一伙。在破庙中燃起篝火扛过了一夜,终于让余诚体会到了什么叫“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亏着余诚随身带着的应急毯裹在身上防止体温流失,又在篝火上用吊锅熬着一锅用压缩饼干和牛肉干做成的糊糊补充热量,才算是熬过了这个夜晚。 此时六人围坐一桌,李河等几人都端着茶碗吸溜吸溜喝着,余诚端起粗瓷大碗只尝了一口,便默默放下了茶碗。 “阿嚏!”沈晴的喷嚏声惊醒了正在神游的余诚,想着可别把自己这新认的这干闺女给整感冒了。正好背包里还有几包感冒冲剂,便拿了出来,找老板要了热水给在座各位一人冲了一碗。 经过昨晚的相处,李河等人对余诚那仿佛百宝箱一样的的背包充满好奇。见识过了打火机应急毯营地灯,这会儿冲的感冒药除了包装之外其他倒还能理解,只是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余诚答道:“这是防治风寒的药品。” 沈晴端起碗先小小抿了一口,眼前顿时一亮:咦,竟然是甜的。当下再不迟疑,咕咚咕咚喝完,又眼巴巴看向余诚。 余诚就带着这几包感冒药,这会儿可没多的再给她泡一碗,只能将自己碗里的又倒了一半给她,剩下半碗一饮而尽。 看到余诚也喝了,其余几人方才安心,各自喝了一碗。 几人歇息的足了,余诚才问道:“如今已到了朱仙镇,几位兄弟都有什么打算?” 其实他心里是有些小心思的。自己两眼一抹黑,要是在这边能有几个帮手,能省不少事。吴丰之前是账房,生意上的事情肯定能帮不少忙,而且自己往来于两个世界,不在的时候还可以把晴儿交给吴丰媳妇看顾。李河刘二牛两个能谨守底线为着素不相识的两人与同伙反目,人品也算能信得过。 吴丰道:“开封城内有我一个表兄,开着一家药铺,我想带着贱内前去投奔。” 余诚劝道:“寄人篱下,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我打算在开封做点小买卖,不知吴兄有没有兴趣帮忙?” 吴丰来了点兴趣,问道:“余兄想做点什么生意?” 余诚其实这会自己也还没想好,只能答道:“呃,约莫是粮食或者杂货生意吧。” 吴丰有些失望,做生意要么有钱要么有货,余诚的背包大家也都好奇看过,没见有货款。看他孤身一人,这货物又能从哪儿变出来不成?于是婉拒道:“多谢余兄抬爱,只是我与表兄也是多年不见了,甚是想念。这样,等我和贱内见过表兄,一切安顿妥当之后再行计议。” 余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我是慕容复的舅舅 盾矛黑白 鸿蒙剑主 关于国师大人跑路的故事 莲花楼之岁岁年年不相负 糟糕!绝美宿主又被变态抓住了! 虹猫蓝兔七侠后传 再度沉沦 圣经千问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