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炸酥肉与冰凉紫苏饮子(3/4)
、陈皮、山楂、薄荷一起熬煮,大火烧开转小火,就会得到一锅颜色清亮粉红的紫苏饮子。段知微看了眼清亮的汤色,满意点点头,喊段大娘来尝。
段大娘摇着蒲扇走到后院惊讶道:“好漂亮的汤色。”与碎渣与盐块齐飞的乌梅浆简直天壤之别。
段知微倒一碗递给段大娘,她一口气干完,只觉梅子的甜香、紫苏的清香和薄荷的清凉一块涌到脑袋上,段大娘叹口气:“这饮子,只怕圣人也喝得了。”
那倒是说到点上了,段知微心想。据说宋仁宗曾开了个天下饮子评比大会,经过翰林院专家评委点评,什么二陈饮、薄荷饮、桂花饮、乌饮全都输给了这紫苏饮。
段知微将紫苏饮细细用蜜蜡封好湃入井里。既然宋仁宗喜欢,两朝又隔得不远,那本朝人...也应该喜欢吧。
准备卖的另一种便是桃花乳酪,这倒是简单,只需牛奶加酒酿,烧开放凉就行,时人爱以花为食,便在乳酪上加几片桃花碎。
长安仕女爱美,这便是以“美白”为卖点的桃花乳酪。
万事俱备,只欠...等等,还差交通工具啊,段知微一拍脑门,噔噔噔跑去赁驴铺子,对方开口就要一月五十文。
段知微这几日也赚了不少,又与铺子老板砍了半日价,最后各退一步,段知微选了条年迈的驴,老板让了她十文钱,最后四十文成交。
段知微坐着驴车回来,想了想又敲响邻近蒸饼铺的门。一位金发碧眼的粟特美人从帘子里出来。
段知微道:“野那,明日妾去大慈恩寺附近摆摊,你可愿一起去?”她仔细讲了关于大慈恩寺大受欢迎的俗讲,并表示在那里蒸饼应该会卖的很不错。
野那被说得一愣一愣,犹豫片刻同意为她分摊十文赁驴费。
第二天,坊市一开门,段知微便把做好的桃花乳酪和紫苏饮子搬上车,和野那一起慢悠悠的晃荡到了大慈恩寺附近。
大慈恩寺果然早已人头攒动,这寺背靠大明宫墙,很是气派。
初夏时分,寺中池塘早已错落有致的铺满碧色荷叶,粉嫩娇艳的荷花亭亭玉立,吸引游人无数。
段知微选了大慈恩寺正门口一个绿荫下,将两个桶缸摆在食案上。她拿出一个莲花样的小木碗盛出一碗汤色粉红清亮的紫苏饮子摆在最前面招揽客人。
眼下时辰还早,所有人都往大慈恩寺里走,段知微也不急,找个石头坐下摇摇蒲扇。
大慈恩寺传来阵阵梵音,似乎俗讲开始了,过了一个时辰,陆陆续续有人从寺里出来了。
段知微笑眯眯叫住了一位热得满脸通红正用帕子擦汗的娘子,把盛着冰凉紫苏饮的碗递到她面前道:“妾身冒昧,见娘子似乎颇为口渴,可愿试试这冰凉香甜的紫苏饮?井水里湃了一夜,搁了些花蜜。”
那女子生得高大丰满,拿起碗一气儿喝了,只觉冰冰凉凉酸甜可口,她忙道:“再来三碗。”
开头就顺利吸引到了顾客,段知微忙给她再倒一碗,女子爽朗笑道:“好喝好喝”嗓门大了些,引起一群人注意。
很快段知微的摊位就围了不少人,见一群薄纱襦裙的仕女围过来,段知微才打开另一个缸,嫩滑如凝脂的乳酪上是红色斑斑桃花。
“这可是好东西啊,牛乳喝了能变白,桃花则使人不用敷胭脂也能面若桃花。”
段知微生得白净,似乎很有说服力:“妾自小凉州长大,边塞风沙伤人,那里的人们饮用乳酪,能让皮肤养白许多。”
仕女们听得心动,纷纷掏钱,段知微边收钱边道:“妾在通义坊尾部的香椿树下有一小食肆,各位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