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 19 章(2/4)
堂上至院中,铺开两排八名衙皂,并两名革带箭服的弓手一旁肃立。吴览居正中,“明镜高悬”匾下,肃静告牌架于两侧;下首主簿长案,挥毫点墨;堂下方正青砖间,跪着颓唐慌惧的汉子,低伏在地。
皂隶进前,向知县耳语几句,领了台旨,便唤应怜二人上堂。
因是干证人,只立不跪,礼毕,二人各报了名,讲述事情原委。
原也无甚曲折,人证是他二人;衙役又从那屋里搜出了害命的绳索,满是灰黑的油星点子,取作物证,呈覆堂上。
“陈大,你还有何话说?”知县问讯。
陈大已供过一遍,此时望见宗契,不知哪根筋岔错,忽地攀咬起来,没头没尾,指着叫道:“是他、是他杀了我儿!”
众人面面相觑。
吴览因暗失珠宝一事,不好明查细访,吞声忍气,连日来胸中郁郁,乍听这样无赖言辞,一股子火气便憋不住,吩咐左右,“令他显出手臂,验看有无伤口。”
因是入了夜,并无闲人听堂,因此连一丝儿议论声也无。有衙皂来撸起陈大两袖,果见抓痕累累,新伤血痕尚在;又嘱意仵作,仵作会意,呈尸格念道:“死人甲缝脏污,剔下桐油渣滓少许、皮屑血末少许,自身无伤痕,推系出于陈大。”
板上钉钉的事,他攀咬也无益,枉自罪加一等,只得招认下来。
主簿正记着,陈大却又道,并非故杀。是过失杀人,且根由在此女出言顶撞,犯了教令。
本朝律例,子孙犯了长辈教令的,父母、祖父母若过失杀人,不论惩处。
若按陈大所言,这场官司,他竟不用受一点罚。
“阿陈如何顶撞于你,细细讲来。”知县道。
陈大如搂定一根救命稻草,语无伦次答对:“她不从父命!我教她把钱与我,她不仅不听,还出言不逊,说我、说我狗改不了吃屎!辱我是牧猪奴……我已改了、我已改了!我再不赌了,只还欠了钱,待一还了,浑家再产一儿,我们便离了这处,我凭制墨的手艺,何愁不能再攒家业!”
他说得颠三倒四,但主簿条分缕析,与他道来:“阿陈自莲台寺还俗,携了财物归家;陈大令交出钱财,阿陈不肯,反诟骂陈大。故陈大情急过激,过失杀人。可依此言?”
陈大眼中瞪出血丝,点头如啄米。
应怜浑身沁冷,手脚俱颤,竟顾不得喧闹公堂,“你说谎!你是存了心要杀她!”
知县将惊堂木一拍,“堂下阿柳,有何话对?”
众目睽睽,到此时,应怜反镇静下来。
她年幼时,父亲曾任过几年州府官,将她带在任上。角落里窥探堂审,于她而言是家常便饭。那些敛容端坐、或衣青或衣绯的官人们,在她眼里,倒不如堂下哭闹詈骂的百样人可怕。
她飞快地将连日来的事由梳理过脑,力求不漏一丝一缕。
“度……二娘一回家,你便支走了内人,是也不是?”她正对陈大。
陈大道:“我教她去娘家借几个鸡子,来与二娘补身子也不成?”
应怜反问:“大娘子身子沉重,要借鸡子,你为何自不去借,非得劳她一个有孕的妇人走动?”
吴览见她二人质对,并不说话,只静静听着。
早有人点了灯烛,廊下堂上,俱是一片通明澄澈,她的侧脸映在灯火里,与往常柔和迥异,竟也照出了些犀利棱角。
“我与岳家素来不合,教她去借,有甚不可?”陈大恨道。
“此且其一。”应怜冷笑,看那无赖眉眼可憎,“二娘伶俐,寻个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