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 5 章(2/3)
惨。因此本县药市的行老挑头,发动各家药铺施汤舍药,便有几味药材一时就格外地紧俏。“今年时节反常,伏天大热,淮东路一带都遭了旱,朝廷不加赈济,赋税不减;司天监勘窥天道,又道辰星入奎,是来年水涝之相,各州县又使征夫开渠固堤,劳民动众,眼见着世道一日日清冷下去了。”李员外心有戚戚。
两人又叙了一回,各叹民生不易,宗契便辞了员外,出门去置药材。
只两盏茶功夫,他却又踅了回来,一路绕过铺子前,撩帘过院,到了后头,却没进屋,立在门前发了会怔。前头李员外叫问:“师父,药材可带回来了?”
“……就快,我来取一趟钱。”宗契回道。
大夫倒不意外,“是了,你走得急,我疏于提醒了,最近药材有缺,价钱上涨,先前那十贴用了两贯,如今恐怕两贯才能配六贴。”
应怜穿了双周娘子给的青绢靸鞋,方才院中走了两趟,到微微出汗,便回屋歇着,听见外头动静,不由得开门探身往外瞧,不想宗契默默站在门口,抬手正要敲门的架势。她吓了一跳,忙撤回身,后退了一步。
宗契身量高,又魁梧,遮挡了日光,阴影便泰山似的罩下来,将应怜衬得又瘦又小。他因惊扰了她而有几分赧然,站定在门口,并不进去,只道:“烦娘子把我那腰橐拿来。”
药铺子后头按例只纳病患,宗契与她又男女有别,故夜间只睡在邻近的小客店里,偏他日间又要往药铺子跑,怕人不在时,客店手脚不干净惹出絮叨,索性将腰橐与应怜收着。
应怜“嗯”了声,便去取他的腰橐。宗契只瞄了她后背一眼,便折过身,背守着门,仰面看那日头,心中寻思着,吃了五日的药,她似乎果真气色好了些?
还是瘦。看来这汤药确是要接着用。
待应怜拿来他的腰橐,交在他手里,满屋清苦药香中,宗契隐隐仿佛嗅到了一瞬的暖香,待再细辨时,又归于无,他却瞧见了她乌黑的发顶与低头时那一段玉色的颈项。
应怜低着头,盯着那灰布缝补的腰橐,想说什么,又没说,忽听宗契粗沉地开口:“头还疼么?”
她点点头,想起方才李员外的话,忙又摇摇头,动作急了,脑子里又刺刺地戳着,只得违心道:“已大好了,不如就……”
“好就行,”见她吞吞吐吐,宗契便截下她话头,又皱眉,“得多吃,瞧你瘦的,后脖子都……”
他把“骨节支棱了”几个字默默吞了下去,咳了咳,觉得失礼,一时又找不着话描补,顿了半晌,挤出一句,“多吃点,我走了。”
应怜摸不着头脑,待与他行礼,瞧他大步飒拓地出去了,摸了摸自己后颈,费劲地猜他的心思去了。
晌午周娘子送来汤药,瞧她一口口喝完,收了漆木的药碗,却没走,特地来与她说说话。
“我方才见宗契师父出门了,想是去给你抓药了?”周娘子问。
应怜点点头,“他把腰橐拿去了,应当是了。”
周娘子就在院子里舀了水,让她在空地上倒着,自己就着涓细的活水略略洗净了漆木碗,道:“你说他拿走了腰橐,倒让我想起了一则陈年旧事。我说与你听,你只当听个乐呵。”
说是十几年前,有一对父子俩同赴京赶春闱,行到了苏州,就在这李员外药铺,老子病倒了,儿子日夜照料着,但眼见着春闱日子越逼越紧,他爹年岁又大了,总不见好。约摸过了半月有余,忽有一日,儿子把腰橐带在了身上,只说打听到城郊有一位方相,禳福消灾最是灵验不过,要去替老爹爹求个福报。
“后来呢?”应怜听得出神,追问。